小狗包弟教案
發表時間:2025-07-17小狗包弟教案(匯集十七篇)。
? 小狗包弟教案 ?
上完《小狗包弟》,我長舒口氣“我的熬煎終于結束了?!笨墒菑纳现苋詠?,我每天都會想起備課上課的點滴,想起老師們懇切細致的評課議課。想起剛剛開始的“高中語文教學生涯”,我明白了其實我只是戰戰兢兢地邁出了第一步?,F將《小狗包弟》教后反思的幾個方面整理如下。
1、關于文本的核心價值
在初中教學時,我曾有過一個困惑:為什么每一屆的教學中,我都做了一定的反思、調整,有的課文已經能夠“擺脫”教參的束縛,講出自己的特色了,而學生的掌握和落實,反而不如上一屆講得“四平八穩”、“面面俱到”呢?回憶《小狗包弟》的備課過程,我不是不知道“反思”“悲憫情懷”“對自己的深刻解剖”“良知”是本文的情感落腳點,可我幼稚地認為這樣的經典篇目,應該上出點“新意”。而課堂結束后,我恍然大悟——為什么初中教學時學生給我“一屆不如一屆”的感覺,其實和我這次課賽教學設計的出發點是同一個原因,我關注的是“與別人不同”、“與上一屆不同”,卻忘了對于每一屆的學生來說,這都是他們第一次接觸課文,甚至有可能是他唯一一次接觸這一篇課文,那么,我怎么能為了枝葉的一點“創新”,砍斫了最重要的“根本”呢?核心價值是每一篇課文設計的著力點。
2、教師的情感投入
教學時,肢體語言的欠缺單一和語調的過分平穩是我工作以來很多老師都給我提出過的問題,我也一直有意提醒自己,“投入再投入一些”,甚至“夸張再夸張一點”,說實話,和從前的自己相比,還是有一定進步的。這節課堂上,反思我自己的情感,還是處于投入和抽離的反復中。在對文字內容的解讀中,我能夠進入到課文和課堂上,可是抬頭一看到聽課老師舉起的相機,心里又會“咯噔”一下跳脫出來。自己的情緒不能自始至終沉浸在文本和課堂本身,這樣必然會影響到學生?!霸谝狻钡男那閼摲旁谡n前,課后,在課堂上,應該是一種“忘懷”。
3、文本的解讀和教學的取舍
《小狗包弟》教學所呈現出來的課堂,深度不夠,厚度不夠,和我所提的問題過于細碎,局部,解讀不到位有很大關系。再經典的課文,終究有一個課時安排的限制,更何況一個課時完成《小狗包弟》這樣包容著語言、情感、思考極大張力和深度的經典篇目。課堂不是用來呈現我自己對課文解讀多認真,多細致的過程,而是通過教師的思考和整合,推動學生感知和思考,激發課后進一步閱讀和發現的智慧。認真閱讀,那是一名好讀者;陪伴學生發現和挖掘,才是一名教師更重要的職責。
4、真心地感激自己的學生
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平臺是新的高中課程改革所期盼和呼喚的。沒有學生參與體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就不會有深層次的師生互動,更談不上學生的發展和語文素養的提高。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最大限度地給學生提供合作溝通的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參與。以學生的問題和回答為帶動點,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問題,充分發揮師生的互動性,并把它作為推進教學進程、解決課堂疑難的策略和方式。這本來是我設計時理想中的`課堂。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真心感覺到羅老師評課時說到的“學生真的不容易”。學生的發言面是很廣的,也看得出他們課前的預習仔細而充分。可是課后再梳理他們的發言,多數都是課前準備課堂呈現,他們努力地搜索自己的“庫存”,從里面挑選出符合我的設問的答案,滿足我這個上帝般的“顧客”。真正在這個課堂上的生成,不是沒有,但是我為了環節的流暢,并沒有很好地抓住,更缺乏相機的推進。真誠地感激這些孩子,十六歲的學生,課前的“威逼利誘”其實對他們是無用的,他們的努力配合,說膚淺些是“給我面子”,可我認為這是學生對老師的理解和支持,面對這些我甚至還叫不全名字的新鮮的面孔,心里涌起的是深深的感動,語文,真的是學生和教師兩個生命的相互成全。要對得起他們的真誠和良善,這是我最樸素和真實的心聲。
周老師說“相逢是首歌”,衷心感謝走進我的生命,讓我收獲平靜、喜悅和充實的緣分和情義,謝謝每一位家人。
? 小狗包弟教案 ?
《小狗包弟》說課稿
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小狗包弟》是人教版必修1第三單元第二篇課文本單元選的是寫人記事的散文,這些文章所描寫的都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事物,重在幫助我們增長見識,明辨是非,領悟時代精神和人生意義除《記念劉和珍君》外其他三篇課文是第一次入選高中課本,而《小狗包弟》這篇課文的主要價值,首先在于它的認識作用,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十年動亂的社會現實,以及當時的人們普遍的命運窮困、人性扭曲的狀況,由此而產生課文應有的認識教育作用,包括現在的高中生在內的所有中國人都不應該忘記那個年代;課文的價值還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問的警醒人心的力量,老年的巴金顯示出一個正直的成熟的作家嚴于解剖自己、敢于說真話的勇氣和度量,進而可以引發學生對過去那個年代甚至當今時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討和拷問,這有助于學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散文樣式已比較熟悉,情節的把握不是難事;學生對*這段特殊歷史缺乏了解,因此不會做深入的思考,自我中心主義較普遍的學生同時普遍缺乏反省意識,但已經初步具備判斷分析能力的學生若能被事實真相震撼,反省懺悔意識定會被喚醒,理性思維定會被激活
根據本文的特點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及認知能力,確定以下的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
知識和能力目標1、了解作品的相關背景,分析理解巴金深刻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2、把握散文的情節結構,正確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
過程和方法目標:學習文章以小見大的寫法及記敘與抒情相結合的表現手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1、認識*給人身心造成的巨大傷害2、感受巴金嚴于解剖自己的偉大人格,培養學生的反省懺悔意識
教學重點:領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 ,培養學生的反省懺悔意識
教學難點:正確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
說教法
新課標提出“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本文故事雖小,意義卻很深廣讓人看到“*”風云之一角,連狗都難以幸免讓人看到“*”對人的精神的傷害之深,真切地體會到所謂“浩劫”的含義;讓人看到一個知名作家,一個經歷了幾十年的社會動蕩、社會變遷而執著地保持一顆清醒頭腦的老人,真誠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讀者;看到一個不合理的時代的結束,一個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時代的到來這些思想價值學生未必都能想到,這需要教師循循善誘的啟發也需要設置重點問題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體會探究、發現的樂趣
說學法
新課標旨在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因此無論在學習文本還是資料搜集方面,我都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1、學習本文,可以從兩個視角切入:一是從小狗包弟的角度,看看在作者筆下,包弟的遭遇如何?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遭遇?二是從作者的角度切入,引導學生思考作者只是單純地寫小狗包弟嗎?借包弟的遭遇表達怎樣的主旨?
2、課前搜集一些有關“*”的歷史資料,了解作品相關的時代背景課后還可以讀巴金的《隨想錄》,進一步走近巴金
說教學程序
首先說課前準備
課前讓學生預習課文,搜集一些有關“*”的歷史資料,從而了解作品相關的時代背景教師課前把搜集的有關*的“圖片”、文字材料以及課文內容制作成教學課件
其次說課堂教學課堂教學分成4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導入
教師以戲說的語氣講述馮冀才《一百個人的十年》中的一個荒唐故事(一位非常受學生歡迎的故事大王似的語文教師因為講述膽略過人機警智謀的毛主席瀏陽遇險水溝藏身,而被人劃為歪曲毛主席偉大形象的右派而被判刑8年喪妻失子)后設問:這是真的嗎?
導入語設計:(或許你們不敢置信,我也不敢置信,然而這是事實,而且事實甚至比這個更殘酷、更荒唐,這就是“*”)后讓學生交流再打開課件與學生一起了解這段歷史(列寧曾說過“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今天我們就通過*見證者巴金老先生的《小狗包弟》來感受那個特定時期的人們的生活,窺視我們民族這段不被我們熟悉的歷史)由此轉入第二環節
第二環節是走近一個懺悔的靈魂——整體把握
(一)把握情節學生快速默讀然后復述情節1、閱讀前提示: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看情節是怎樣圍繞小狗包弟展開的?
2、學生瀏覽文本歸納情節然后復述情節3、教師綜合學生意見后概括補充形成板書:(多媒體顯示)
引子(藝術家與狗的故事)—— 開端(包弟來歷)—— 發展(在家七年,與包弟相處很好)—— 結局(痛別包弟)
(二)把握情感該篇敘寫了一個凄婉的故事,也傾瀉了一段復雜的心路歷程,溶入了作者的悲歡怨恨之情讓我們緊貼作者的心,仔細品讀感受作者的情緒流程 2.學生用心閱讀文章后,體會作者感情后各抒己見 3.教師綜合學生意見形成板書:
傷感(藝術家與狗的故事)——歡快(與包弟親密接觸)──憂慮(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輕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三)探究文章旨意,品味語言魅力
設置問題情境,學生分組討論,帶著問題閱讀文章,在濃烈的自主學習氛圍中了解文章之一,體會作者語言特色
問題設置如下:1、包弟討人喜歡,作者卻不得不將它送走,為什么?2.送走包弟后,作者為什么先是感覺輕松,隨后覺得沉重?3、 “您的小狗怎樣?”這句話反復出現,有什么用意?4、“整整十三年零五個月過去了”“整整”一詞有什么作用?5、“滿園的創傷使我的心仿佛又給放在油鍋里熬煎”這句話如何理解?6、“我懷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如何理解?
學生各抒己見后教師結合材料發表看法明確總結特別是最后一個問題得出作者這發自心底的語言,不僅僅是歉意,更是發自靈魂深處的懺悔!是對生命的尊重,是一個有良知的作家對反省歷史的呼號
第三環節“認識你自己”——懺悔意識與我
引導學生正視和反省成長過程中曾犯下過錯并布置課后作業:要求學生課后在本周隨筆中談反省懺悔后的感受強調:或許在我們說出隱藏在我們心底那些見不得人的事情的時候,我們羞愧難當、無地自容,但在我們將自己大白于眾人拷問完我們的靈魂之后就會發現我們如釋重負、內心更和諧、人更真實,其實我們已經完成了一次靈魂的洗禮和人格的升華希望生活中的我們“一日三省吾身”!
第四環節課堂總結:
(一)、本文故事雖小,意義卻很深廣讓人看到“*”風云之一角,連狗都難以幸免讓人看到“*”對人的精神的傷害之深(二)、巴金是現代中國不多的文學大師、思想家之一,他以豐碩的文學成果以及一生坦蕩無瑕圣哲般高貴的人品,向世人證明了愛心的價值、真誠的偉大,以及天才的光芒,他的名字必將與魯迅等人一樣,長留青史,像北斗一樣在天空閃爍!讓我們記住這位老人并學習這位老人的不斷進取的精神和嚴于解剖自己靈魂的勇氣,鑄造一種坦誠真實的人格
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理解文章主要內容
以上是我對《小狗包弟》這篇課文的認識和對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為目的,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時候既掌握了知識,又學會了方法,受到了教育總之課堂設計時,我充分考慮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努力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設置問題,讓學生在探究、討論、交流中得到知識與能力的提升,獲得心靈的啟迪!
? 小狗包弟教案 ?
《小狗包弟》選自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單元(寫人記事的散文單元),是巴金《隨想錄》中的名篇,語言淺近,情感真摯。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十年動亂的社會現實,以及當時人們普遍的命運、人性扭曲的狀況。課文對了解那個年代有一定的認識和教育作用,課文的價值還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問的警醒人心的力量。老年的巴金顯示出一個正直的成熟的作家嚴于解剖自己、敢于說真話的勇氣和度量,進而可以引發學生對過去那個年代甚至當今時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討和拷問,這有助于學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學生對散文樣式已比較熟悉,情節的把握不是難事;但學生對這段特殊歷史缺乏了解,因此不會做深入的思考?,F在的學生多數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的孩子普遍缺乏反省意識,但已經初步具備判斷分析能力,學生若能被事實真相震撼,反省懺悔意識就會被喚醒,理性思維也就會被激活。
另外語文的課堂應是激發學生思維、自主交流的課堂,沒有學生參與體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就不會有深層次的師生互動,更談不上學生的發展和語文素養的提高。
基于以上因素,我把這節課設計為學生質疑、探究解疑的探究課。在探究中,教師適當點撥,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體悟作者敢于講真話、敢于自責的精神;感受巴金嚴于解剖自己的偉大人格,培養學生的反省意識。課前學生做了認真的預習,了解了時期的歷史,深入研讀了課文,并提出了對文章的疑問。課堂上,學生充分參與,在合作探究中提出了很多深刻的見解,深入理解了文本,基本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但反思這節課,還有一些遺憾,具體如下:
1、為節省課堂時間,學生提出的疑問,課前做了梳理,課上用幻燈片做了展示,如果能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提問我想會更好些。
2、關于聯系實際進行自我反思這個環節,課堂上沒有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交流,這是個遺憾。但相信學生已在內心里有所領悟。
關于了解歷史真實的思考:對于那個時代感受和了解,學生是通過巴金的《小狗包弟》這個側面進行的。我想巴金筆下的社會印象,僅代表了那個時代的部分特點,并不是全部。要想讓學生真正了解時代的全貌,我想還可以指導學生課下多閱讀相關資料,這樣會更加客觀和全面。
教師簡介:林麗,語文高級教師,教育碩士。市教學能手,黑龍江省課程改革先進個人,20__年參加語文報杯全國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獲得一等獎。
? 小狗包弟教案 ?
導語:
提問:大家有沒有聽說過“_”呢?那你們對“_”的了解有多少?有誰能勇敢地站起來說給大家聽聽。(你們有沒有聽過祖輩父輩講過有關“_”時期的事情?又或者從歷史書中或課外閱讀中聽講過有關“_”的事情呢?)
(簡介_,補充有關“_”的資料,讓學生更加了解“_”的社會背景 )
_資料:
葉劍英元帥曾經沉痛地說過:死了兩千萬人,整了一億人,浪費了八千億人民幣。十年間國民收入損失約五千億元”。
作家秦牧曾這樣記述“_”期間在廣州街頭的所見:“人們咬著匕首,抬著尸體游行?!薄耙惶煸缟?,當我走回報社的時候,一路看到在樹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體,大多是被打破頭顱、鮮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一段路程中,我竟見到八具這樣的尸體。”
總結:這場運動堪稱“十年浩劫”,人的生命賤如草芥,人性扭曲變形。在這場災難中,一大批老干部受到打擊和迫害,巴金就是其中的一個。面對這場災難,很多人都不敢說真話,但巴金說了,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的《小狗包弟》就是他說真話的具體體現。
作者及作品簡介: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的一個官宦家庭,1982年至1985年相繼獲得意大利但丁國際榮譽獎、法國榮譽勛章和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名譽院士稱號。曾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全國文聯副主席。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
長篇小說:《滅亡》(第一部長篇小說)
中篇小說:《寒夜》、《憩園》、
《愛情三部曲》(《霧》、《雨》、《電》)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抗戰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
散文集:《隨想錄》
三、閱讀課文
四、糾正字音、字形
作揖 租賃 叱罵 解剖 墮落 休憩 編輯
五、文本分析
1、通常情況下,一個完整的故事由引子、開端、發展、?結局、尾聲這樣五部分構成,那么《小狗包弟》的引子、開端、發展、?結局、尾聲是什么呢?大家迅速的劃分出來,并概況每部分的內容。
?引子?(1自然段)?——一位藝術家和狗的故事。
?開端?(2自然段)?——小狗包弟的來歷。
?發展?(3—6自然段)?——小狗包弟的一些表現,以及它與家人的親密關系。
結局?(7-9自然段)?——小狗包弟慘遭厄運。
?尾聲(10-13自然段)——小狗包弟之死留給作者永久的心靈傷痛,作家的懺悔。
2、“引子”部分
思考:開篇寫一位藝術家與狗的故事,有什么意義?
結構:先說別人的事引出話題,起著鋪墊、啟發的作用,引起下文;
內容:藝術家與狗的故事,巴金與狗的故事,二者似成對照,狗的忠誠,人的背棄,人不如狗,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開端”和“發展”兩個部分。
思考:
①我們在描寫人物時可以通過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來突出其特點,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特點時,哪些是正面描寫,哪些又是側面描寫呢?請在文中找出相應的內容。
正面描寫:第2自然段 “狗來了、、、、、、不停地作揖”
第3自然段 “它不咬人、、、、、、引客人發笑”
側面描寫:第3段 寫由起女士在兩年之后仍然對包弟念念不忘。
第5自然段 “聽妹妹們說、、、、、、等候我們出來”
②作家在介紹包弟的來歷和描寫人與狗之間的相處時,突出了包弟的什么特點?
參考:可愛、聰明、通人性。
③作家為何要突出小狗包弟的這些特點?
? 小狗包弟教案 ?
導語:
提問:大家有沒有聽說過“_”呢?那你們對“_”的了解有多少?有誰能勇敢地站起來說給大家聽聽。(你們有沒有聽過祖輩父輩講過有關“_”時期的事情?又或者從歷史書中或課外閱讀中聽講過有關“_”的事情呢?)
(簡介_,補充有關“_”的資料,讓學生更加了解“_”的社會背景 )
_資料:
1.葉劍英元帥曾經沉痛地說過:死了兩千萬人,整了一億人,浪費了八千億人民幣。十年間國民收入損失約五千億元”。
2.作家秦牧曾這樣記述“_”期間在廣州街頭的所見:“人們咬著匕首,抬著尸體游行?!薄耙惶煸缟?,當我走回報社的時候,一路看到在樹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體,大多是被打破頭顱、鮮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一段路程中,我竟見到八具這樣的尸體?!?/p>
總結:這場運動堪稱“十年浩劫”,人的生命賤如草芥,人性扭曲變形。在這場災難中,一大批老干部受到打擊和迫害,巴金就是其中的一個。面對這場災難,很多人都不敢說真話,但巴金說了,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的《小狗包弟》就是他說真話的具體體現。
作者及作品簡介: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19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的一個官宦家庭,1982年至1985年相繼獲得意大利但丁國際榮譽獎、法國榮譽勛章和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名譽院士稱號。曾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全國文聯副主席。
1、通常情況下,一個完整的故事由引子、開端、發展、?結局、尾聲這樣五部分構成,那么《小狗包弟》的引子、開端、發展、?結局、尾聲是什么呢?大家迅速的劃分出來,并概況每部分的內容。
?引子?(1自然段)?——一位藝術家和狗的故事。
?開端?(2自然段)?——小狗包弟的來歷。
?發展?(3—6自然段)?——小狗包弟的一些表現,以及它與家人的親密關系。
結局?(7-9自然段)?——小狗包弟慘遭厄運。
?尾聲(10-13自然段)——小狗包弟之死留給作者永久的心靈傷痛,作家的懺悔。
結構:先說別人的事引出話題,起著鋪墊、啟發的作用,引起下文;
內容:藝術家與狗的故事,巴金與狗的故事,二者似成對照,狗的忠誠,人的背棄,人不如狗,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3.“開端”和“發展”兩個部分。
思考:
①我們在描寫人物時可以通過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來突出其特點,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特點時,哪些是正面描寫,哪些又是側面描寫呢?請在文中找出相應的內容。
正面描寫:第2自然段 “狗來了、、、、、、不停地作揖”
第3自然段 “它不咬人、、、、、、引客人發笑”
側面描寫:第3段 寫由起女士在兩年之后仍然對包弟念念不忘。
第5自然段 “聽妹妹們說、、、、、、等候我們出來”
②作家在介紹包弟的來歷和描寫人與狗之間的相處時,突出了包弟的什么特點?
③作家為何要突出小狗包弟的這些特點。
? 小狗包弟教案 ?
我們不知道狗包坻是否去解剖臺,但從字里行間可以看出,巴金先生的痛苦與他的痛苦是一致的。最后只能用道歉來償還這筆“心靈上的欠債”。換句話說,沒有人能感受到巴洛的痛苦。
他終于自己成了包坻。他沒有死在解剖臺上,但他很幸運;他似乎做了一個大夢,花園的創傷讓他的心似乎又在油鍋里煎熬。
看完巴金先生對于包弟的歉意以及自己過去十年的苦難生活做的總結,我的淚水早已將衣衫打濕,但我更期待美好的明天。錯了,不能讓它輕易過去,永遠忘不了痛苦。社會需要我們的付出,未來的國家需要我們重新思考。
? 小狗包弟教案 ?
了解作家巴金基本情況,理清全文的思路。
二、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自己動手合作探究的能力。
2、閱讀文本,從平靜的話語中讀出作者的情感以及這種情感的表現方式。
3、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講真話、敢于自責的精神。
領會作者懺悔精神,培養學生對自己和社會的反省意識。
教學思路與方法:了解巴金,導入新課。快速概括文意,把握作者的情感,探究文章的主旨及重要段落?!峨S想錄》介紹,拓展視野,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進行價值觀教育。
,一位九十九歲高齡的老人被評為十大感動中國人物之一,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欄目給他的頒獎詞是:穿越一個世紀,見證滄桑百年,刻畫歷史巨變,一個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間燃燒的激情,點亮多少人靈魂的燈塔;他在人生中真誠地行走,叩響多少人心靈的大門。他貫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熱情、憂患、良知,將在文學史冊中永遠閃耀著璀璨的光輝。
巴金1904年11月25日生, 10月17日19時06分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101歲。
巴金作品:《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中篇小說《寒夜》《憩園》《春 天里的秋天》。
這些都是巴金在_前的作品,_后,巴金沒有停止過對_的思考,
今天我們來學習巴金在_創作的散文集《隨想錄》里的一篇名篇《小狗包弟》,這篇散文寫于他七十六歲那年。
在熟語中,狗被賦予了很多反面的義項,比如成語中的“狗仗人勢”,歇后語中的“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狗拿耗子──多管閑事”,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在相互謾罵的時候,也往往把狗作為反面材料,比如說張三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說李四是“狗腿子”等等,那么在現實生活中,狗真的是這樣讓人討厭的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和狗有關的文章──《小狗包弟》。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隨想錄》這本書。
《隨想錄》是巴金從七十四歲寫到八十二歲的一部散文集,這個文集分為五個部分,一共一百五十篇散文。
《隨想錄》1989年獲全國優秀散文(集)、雜文(集)榮譽獎。1982年獲意大利“但丁國際獎”。1983年獲法國“榮譽軍團勛章”。1990年獲蘇聯“人民友誼勛章”,日本“福岡亞洲文化獎特別獎”。
一些作家如此評論《隨想錄》:
《隨想錄》是一部真誠自審的懺悔錄。如果一個人只會控訴而不知懺悔,嚴格意義上說,就不能算一個真正大寫的人。在書中,有巴金對自己在強壓下表演無恥可笑的懺悔;有對自己逆來順受沒有為受迫害朋友伸張正義的懺悔;有對自己明哲保身跟在別人后面向自己同志丟石塊的懺悔……的獨特與深入之處,是其中對_的反省從一開始就與巴金向內心追問的“懺悔意識”結合在一起,而不是像很多_的受害者那樣,簡單地把一切責任都推給了“_”,因而認為粉碎“_”就解決了所有問題。巴金的反省則是包容了對歷史和未來的更大的憂慮。因為巴金這樣嚴格地拷問自己的靈魂,所以才被公認為‘世紀良心’。
所以,《隨想錄》最大的特點就是直面自己的靈魂,說真話說實話。
經過初次閱讀,可以感受到巴金在這篇散文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語言和感情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有什么特點呢?樸素自然不事雕琢的語言,真摯震撼的感情(反省)。
方法指導:根據故事情節發展,作者感情變化,理清楚文章脈絡,把握文章重點。
從我們分析出來的文章脈絡可以看出來,文章重點在哪里?
“小狗包弟”只是作者的一個切入點,情感所在絕不只是對小狗的懷念,也不只是對_的一般意義的批判,而是發自內心的懺悔以及這種懺悔給讀者給社會帶來的強烈震撼。所以,陳思和教授說“懺悔從懷念開始”,所以,巴金被譽為“20世紀中國社會的良心”。
方法指導:把細部放到文章的全局來思考,賞析它在全文中的作用,以及和上下文的關系。
請學生在文中找自己最喜歡或者最有感觸的段落,簡要說明自己的理解。之后補充總結如下:
1、作者一共講了兩條小狗的故事,這兩條小狗有什么不同之處,為什么這樣寫?
前一個故事寫狗的忠誠,后一個故事寫人的背棄。
通過對比更加突出了作家反省、自責和懺悔的深沉。
2、第三四部分寫出包弟的什么特點,作者這樣寫的用意何在?
越是寫包弟的聰明、伶俐、善解人意、和人的關系密切,越是和后文包弟被送去做實驗用形成強烈的對比,揭露批判了_對人身心的摧殘,另一方面也越是突出巴金對自己表現出來的膽怯、虛偽、自私無情的深刻反省和解剖,表達出對包弟沉重的懷念之情和歉疚懺悔之意。
3、分析第十段作者的感情變化。
首先是作者送走包弟之后,覺得不再受包弟的牽連,感到輕松。
繼而對自己將包弟送去做實驗用的行為感到悔恨,久久不能入睡。
然后感到羞恥,進行深刻的自我解剖,不能原諒自己。
再次,這種自責和反省并隨著時間消失,而是貫穿了整個十年浩劫,甚至延續至今。
4、分析第十一段的景物描寫中“滿園的創傷”的含義。
整整13年過去了,所住的庭院也已面目全非,這“滿園的創傷”是生活的創傷,更是心靈的創傷。
破敗的景物映襯出作者的愧疚和自責沒有減少一分,反而與日俱增,當初的“輕松”變成了“沉重的包袱”,進而“感到羞恥”,十幾年后感到“心仿佛又給放在油鍋里熬煎”,而且 “這種煎熬不會終結”除非“給自己過去十年的生活作總結,還清心靈上的債”。
_結束以后,人人都說自己是受害者,作家們也紛紛展開對_的反省、否定,揭發它的罪惡性。巴金是_的直接受害者之一,但是我們在他的文字中看不到激烈的控訴和憤怒,有的只是深深的懺悔和自責,這正是巴金與眾不同的地方。
巴金平靜的敘述中絲毫沒有對那個瘋狂時代瘋狂人的呵責,沒有對個人遭際的憤怒,有的只是對自己“無能”“無奈”的不能原諒和不盡的責備。
作為讀者不能不深思,一個無過錯且受害甚深的八十高齡的老人尚且為當年的“過錯”懺悔不已,那么,當年的那些真正的過錯者良心何安?
巴金先生之所以偉大,正是他認識到了只有勇于懺悔才是拯救我們民族的現代精神力量,他以“揪出自己示眾”的無比勇氣和無私品德,點燃懺悔理性的火種,從精神上喚醒我們這個災難深重的民族?!?/p>
所以,有人說,巴金的《隨想錄》“結束了一個迷亂的時代,開啟了一個尋找與叩問的時代”。
1、反思自己。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青春也有丑陋,我們只有牢記孔子“吾日三省吾身”的教誨,才有可能做一個合格的“炎黃子孫”。
2、反省社會。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盛世不無兇險,天下遠未太平,讀書不忘救國,我們只有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在生活中不忘反省生活其中的社會,歷史的悲劇才可能不會重演。
作業: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都曾經有過難以忘記的過錯,你是不是也有巴金老人那樣的勇氣,直面自己的靈魂,進行自我剖析呢?請用質樸的文字寫出自己的心聲。
_已經過去三十二年了,七十年代末以后出生的中國人,對_更是所知甚少。1986年,八十二歲的巴金就呼吁要建立一座_博物館以警示后人,他說:
最好是建立一座‘_’博物館,用具體的、實在的東西,用驚心動魄的真實情景,說明二十年前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讓大家看看它的全部過程,想想個人在十年間的所作所為,脫下面具,掏出良心,弄清自己的本來面目,償還過去的大小欠債。沒有私心才不怕受騙上當,敢說真話就不會輕信于謊言。只有牢牢記住‘_’的人才能制止歷史的重演,阻止‘_’的再來。
然而至今,巴金的這個愿望也還沒有實現,國家還沒有建立一座_博物館。所幸的是,20元旦,在汕頭市原常務副市長彭啟安的努力下,中國第一個由民間興建的_博物館,在汕頭市澄海區蓮上鎮塔山風景區的正式建成開放。
《小狗包弟》選自巴金晚年散文集《隨想錄》。其目的是要對_做出個人的反省,巴金在十年_的**中,看到許多同志、戰友、親人相繼遭到迫害,卻有恨不敢說,有淚不能流,有時還不得不說些違心的話,做些違心的事。粉碎“_”后,他被壓抑的感情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了,他說:“我吃夠了謊言的了,現在到了講真話的時候了?!薄叭巳酥挥兄v真話才能認真的活下去?!薄拔冶仨氂米詈蟮难孕凶C明我不是一個騙子”?!缎」钒堋吠瓿捎?980年1月4日。
三、默讀課文,理清思路。
1、本文題目是“小狗包弟”,請你圍繞包弟說一說本文寫了哪些內容。
引子(1自然段)──藝術家與狗的故事。
↓
開端(2自然段)──包弟的來歷。
↓
發展(3~6自然段)──七年相處。
↓
結局(7~9自然段)──痛別包弟。
↓
尾聲(10~13自然段)──深深懺悔。
1、誦讀第3段和第5段,畫出描寫包弟動作行為的句子,請你用這樣的句式總結包弟的特性:“這是一條(特性)的小狗,因為它(舉例)?!?/p>
示例:這是一條有情義的小狗,因為它在我們不在家時,天天守在睡房門口,等我們回來,從不厭倦。
? 我們在描寫人物時可以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來突出其特點,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這些特點時哪些是正面描寫哪些又是側面描寫呢,請在文中找出相應的內容。
明確:正面描寫第2自然段“狗來了……不停的作揖”
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發笑”
第5自然段“聽妹妹們說……等候我們出來”
2、師導:該篇敘寫了一個凄婉的故事,也流瀉了一段復雜的心理歷程,于質樸的敘事中溶入了作者的悲歡怨恨之情。讓我們緊貼作者的心,仔細品讀感受作者的情緒流程。
傷感(藝術家與狗的故事)——歡快(與包弟親密接觸)──憂慮(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輕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五、品讀課文,深挖主旨——分析作者“歉意”
1、文末說“我懷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作者為什么要表達歉意:
引導:_后,在別人都把全部責任推到了_身上的時候,并沒有多少過錯的巴金向小狗表示歉意,這說明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投影)從作者對小狗包弟的懺悔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善良、正直的品性,和嚴于解剖自己的可貴精神。后來作者經歷了不少的磨難,可仍擺脫不了“煎熬”,這又說明了他是有反省、自律精神。這是我們民族在“_”時代所缺少的精神,這種精神將隨著巴金作品的影響,擴散到讀者當中,喚醒社會公正、社會公德、人類善良的天性。
誦讀第10段,畫出作者自責、表示歉意的句子,品讀之。
“在我吞了兩片眠爾通……就這樣可恥地開始了十年浩劫中逆來順受的苦難生活”
“自己也終于變成了包弟……我好象作了一場大夢?!?/p>
“滿園的創傷使我的心仿佛又給放在油鍋里箭熬。”
“這樣的煎熬是不會有終結的”
3、為什么要以一條小狗來反映“_”的現實?
(投影)提醒我們,小狗雖小,卻也是一條生命,善良的生命應該獲得生存權。作者以小狗為切入點,表達對人性呼喚。
連一條狗都不能逃過劫難,更能體現“_”時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現實。這也體現出了“以小見大”的寫作特點。
寫小狗遭難反襯那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無情。在_的風暴中,多夫妻朋友反目,相反小狗卻一直與主人不離不棄。
包弟的遭遇和作者的那一段歷史是分不開的,寫包弟也是為了表現自己的心靈歷程。
巴金是現代中國不多的文學大師、思想家之一,他以豐碩的文學成果以及一生坦蕩無瑕圣哲般高貴的人品,向世人證明了愛心的價值、真誠的偉大,以及天才的光芒,這位“20世紀中國的良心”,他的名字必將與魯迅等人一樣,長留青史,像北斗一樣在天空閃爍!讓我們記住這位老人并學習這位老人的不斷進取的精神和嚴于解剖自己靈魂的勇氣,鑄造一種坦誠真實的人格。
七、延伸遷移,課堂練筆。
如果今天晚上你要向好朋友推薦《小狗包弟》,你會怎樣推薦呢?請寫上一則推薦語,10-70字之間。
示例:情義與怯懦的對比,可愛與殘暴的較量,一條小狗展現一個可怕的年代,一顆懺悔的心撐起一個大寫的人。小狗包弟,讓我們笑著,哭著,心痛著……
完成課后練習二:研讀材料,聯系課文,選取一個合適的話題(如 “小議‘我靠的是感情’”,“談‘身邊瑣事’的深廣內涵”),寫一點獨特的感想,與同學討論。
情節:
引子(1自然段)──藝術家與狗的故事。
↓
開端(2自然段)──包弟的來歷。
↓
? 小狗包弟教案 ?
很羨慕那位藝術家,因為他有一位如此忠誠的朋友。在他游街時,在認識他的人全都裝作看不見他時,惟有那條狗一如既往對他好。“它親熱地叫著,撲到他跟前,到處聞聞,用舌頭舐舐,用腳爪在他的身上撫摸。”或許,在藝術家深感世間人情淡薄、對這個世界感到絕望時,是這條狗撫慰了他傷痕累累的心,是這條狗給予了他挨過在牢中地獄般的生活的力量。
也很羨慕巴金,因為他曾擁有小狗包弟。我還真沒見過會作揖的小狗。但是“不咬人,見到陌生人,在大門口吠一陣,我們一聲叫喚,它就跑開了”,像這樣的小狗,我是見過很多的。包弟定是給巴金家帶來許多歡樂,定是對巴金很忠誠吧。
忠誠,是的,狗永遠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但是,人類是狗的什么呢?主人?想想那條不顧一切地留在藝術家身邊的狗,它三天不吃不喝,死了。再想想包弟,三次易主,最后竟被送到解剖桌上!我們怎能如此對待忠誠的朋友!為什么總是人類辜負狗呢?想起小時候和同齡人一起收養的那條流浪狗,它整天在村子里逛來逛去,守護著十幾戶人家。它是吃百家米長大的,雖然名義上它的主人是我們幾個小屁孩。在它錯吃了老鼠藥、奄奄一息時,我們只能眼巴巴地看它流淚,聽它發出痛苦的哀叫聲,而旁邊大人們正忙著煮水、磨刀!我們連它的尸體都保存不了!那是我第一次感到慚愧,感到自己有罪。我竟看著自己的朋友被人一口一口地吃下肚子,還聽到他們說這肉好吃!
可恥??!但我們有什么辦法呢?那時候村子里的人都很窮,肉是很難得的,而我們幾個小孩又哪里有勇氣反抗大人們呢?更何況那動蕩的十年里,人命如草芥,稍不留神就一命嗚呼的時候,人們有何德何能保護一條狗呢?巴金,你沒有罪??!誰不想保護自己最忠誠的朋友呢?只是外部條件不許罷了,只是我們沒有那個能力罷了。
錯的是那個法律制度年代。
? 小狗包弟教案 ?
教學目標:
1、認識_給人身心造成的巨大傷害。
2、能夠正確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
3、領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
重點難點:
正確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
教學方法:
點撥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巴金先生在談到自己的文學見解時說:“人為什么需要文學?需要它來掃除我們心靈的垃圾,需要它給我們帶來希望,帶來勇氣,帶來力量?!苯裉煳覀兙蛠韺W習他的敘事散文《小狗包弟》,感受它在文中所表現出的勇氣和力量。
二、介紹作家作品(參見“系統集成”P.37“學問123”——1)
(補充)巴金,祖籍浙江嘉興,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個官宦家庭。1929年《滅亡》在《小說月報》發表后引起強烈反響。后來的“愛情三部曲”和“激流三部曲”小說,中篇小說《寒夜》、《憩園》等影響了一代青年?!癬”中,巴金遭到了殘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報》連載散文《隨想錄》,回憶自己在“_”中的遭遇和內心感受。由他倡議,1985年建立了中國現代文學館。他的著作被譯為多種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繼獲得意大利但丁國際榮譽獎、法國榮譽勛章和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名譽院士稱號。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全國文聯副主席。
(二、作者及作品簡介:?幻燈片?)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的一個官宦家庭,1982年至1985年相繼獲得意大利但丁國際榮譽獎、法國榮譽勛章和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名譽院士稱號。曾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全國文聯副主席。?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長篇小說:《滅亡》(第一部長篇小說)?中篇小說:《寒夜》、《憩園》、?《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戰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散文集:《隨想錄》?
三、學生自讀課文,通過工具書解決字詞,并注音下列加點字詞。
舔舐(tiǎn shì) / 舐犢(shì dú)情深
作揖(yī) / 緝(jī)毒 / 編輯(jí) / 修葺(qì)
租賃(lìn) 叱(chì)罵
解剖(pōu) 墮(duò)入
綠草如茵(yīn)
四、整體感知
這篇文章是一篇敘事性散文,他有一個完整的故事鏈,有開端、發展、結局和尾聲,請大家再次閱讀這篇文章看看文章哪些內容是開端,哪些內容又是發展、結局和尾聲。
楔子(1) —— 藝術家與狗的故事
開端(2) —— 包弟來歷
發展(3--6) —— 七年相處
結局(7--9) —— 一朝離別
尾聲(10--13)—— 真心懺悔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寫了一個藝術家與狗的故事,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所以稱為楔子(戲曲或小說開頭的引子,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五、內容分析
1、閱讀“楔子”部分
除了引起下文之外,這一部分內容有沒有其它的作用?
(在“楔子”這部分內容后面劃上問號)
2、作家通過別人的故事引到自己的故事,那包弟是如何出現,又是如何與作家一家人相處的呢?請大家快速閱讀“開端”和“發展”兩個部分。
①作家在介紹包弟的來歷和描寫人與狗之間的相處時,突出了包弟的什么特點?
可愛、聰明、有情義、通人性。
②我們在描寫人物時可以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來突出其特點,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這些特點時哪些是正面描寫哪些又是側面描寫呢,請在文中找出相應的內容。
正面描寫 第2自然段“狗來了……不停的作揖”
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發笑”
側面描寫 第3自然段寫由起女士在兩年之后仍然對包弟念念不忘
第5自然段“聽妹妹們說……等候我們出來”
③作家為何要突出小狗包弟的這些特點?
小狗包弟愈是可愛,愈是聰明,作家的一家人就愈是不忍讓它離開。
3、無論小狗包弟怎樣的可愛與聰明,它仍然逃脫不了自己的厄運,請大家閱讀“結局”這部分。
①小狗包弟成為包袱的原因是什么?
a、日本種的小狗。b、瑞典舊主人
在那個年代,養一只寵物狗本身就是一種奢侈,會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同時我們再聯系前面的藝術家獲罪的原因(“里通外國”是個反革命),再聯系小狗包弟的這種特殊身份,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小狗包弟會成為包袱了。
②小狗包弟作為禮物卻無法送出,為什么?
除了前面講過的小狗包弟是一個包袱的原因外,也反映當時那種人人自危,人人力求自保的社會現實,同時也注定了小狗包弟命運的悲劇性。
4、文章寫到這里,作家與小狗包弟的故事就已經結束了,我們回頭來看一下,作家一共寫了幾個故事? (兩個) 對照這兩個故事,我們可以將楔子部分的問題解決了,請大家將這兩個故事的主人公和情節進行一下對比,看看二者有什么異同。
相同點 主人公都是寫人與狗之間的故事
不同點 前一個故事寫狗的忠誠,后一個故事寫人的背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