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作文選刊上海
發表時間:2025-09-07中學生作文選刊上海(匯集十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熟悉寫作文。作文是將記憶中的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的一種方式。寫作時需注意許多事項,你是否掌握了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學生作文選刊上海的精選10篇,歡迎閱讀和收藏。
■ 中學生作文選刊上海 ■
童年,代表著金色,代表著美好,代表著回憶。
我的童年是金色的,有著一段美好的時光和美好的回憶。在我的回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和最美好的地方,就是在外婆那里渡過。
外婆的家鄉環境幽美,空氣清爽。清晨,我早早起了床,外婆正在煮飯,而外公在把從田里摘來的野菜剁碎,和豬食一起混合后煮熟給老豬母吃,我獨自一人在門外的石頭上坐著,看著蔚藍是的天空和周圍的景物,呼吸著新鮮的空氣,聆聽著鳥兒們唱出的歌聲……
下午,由于天氣太熱,太陽很猛烈,我就呆在家中休息。
過了一會兒,黃昏到來了,我便和幾個小伙伴拿著水瓶子一起高高興興的去泉眼提泉水,我們來到了一條小溪邊,泉眼就在小溪那邊,我們脫下了鞋子,走過去小溪的對岸,我先用手把從書上飄落到泉水上的葉子掉,再打開瓶子的開口,把泉水裝到瓶里這泉水既清涼又甘甜,瓶子剛裝上泉水就像剛從冰箱里那、拿出來一樣冰涼。裝完泉水后,我們幾個人便在小溪里捉魚兒和逮青蛙,幸運得時候還可以捉到小蝦和螃蟹。小溪的水被太陽曬的很熱,而泉眼的.水十分冰涼,我站在小溪和泉眼的三角叉,左腳被冰爽的泉水沖刷著,右腳被小溪的熱水覆蓋著。??!那種感覺真舒服呀!
到了晚上,我和伙伴們來到了門口一片空地上玩耍和追逐、嬉鬧。突然,我們發現大樹上有幾點小小的燈光,是黃色的,“哦,我知道了,是螢火蟲”有一位伙伴說,我們都知道后,各自都用茶袋、鐵圈、線和一根小木棍做的,可以用來捉螢火蟲,還找來了一個空瓶子。
我們的“捕螢蟲大會”開始了,我和幾個伙伴們觀察樹上或草叢里沒有螢火蟲的身影,找了一會兒,終于讓我發現了一只螢火蟲,它很聰明,躲在大樹上的一片葉子后面我對身邊的伙伴悄悄地說:“噓,別出聲,不要驚動大樹上的螢火蟲?!被锇閭儌儽晃乙徽f,全都沒出聲,我小心翼翼地爬上樹,來到螢火蟲后邊,用我們做的工具,捉住了螢火蟲。我高興地大喊一聲:“我捉到螢火蟲了?!弊屛疫@一喊,全部人都高興起來……直到夜深了,我們才各自回家睡覺。
到現在我還在回憶著童年的時光,問這世上哪有孩子不喜歡和我的童年一樣,從早玩到晚。
如果能讓我許一個愿望:我希望能再次回到我童年的那段時光里。
■ 中學生作文選刊上海 ■
一年一度的暑假生活要過去了,回憶起美好的暑假生活,那可真叫人難忘啊!
摸爬叉就是其中之一,爬叉又名知了猴或知了,每天晚上八點我們都會在老家大路邊的樹上尋找知了猴,每次都能滿載而歸。我比較喜歡吃,也有些人喜歡拿去賣錢。雖然它吃起來有些苦長得也不好看,但卻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自己摸得非常有成就感,畢竟摸的人多不好摸到,所以我很珍惜,并把多余的`冷凍到冰箱里,一段時間后也積累了不少呢。
第二個是網紅打卡圣地——龍子湖沙灘公園。據說有很多人來這里“度假”,于是我和媽媽也慕名前往。我們選擇環保的地鐵出行,花了近兩個小時,又騎行十分鐘后終于到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片的花海,我和媽媽就各種拍照。之后我們沿著湖畔來到傳說的沙灘,這里像極了大海的海岸,密密麻麻的小朋友在沙灘上挖啊跑啊,而家長則三五成群的在岸上聊天,十足的溜娃圣地。我用沙子堆起了一座座建筑,又挖了一條條水渠,和小朋友一起捉小魚、玩水可開心了。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我們也急忙收拾準備往回走,回去的時候媽媽讓我帶路,讓我學習乘坐地鐵,地鐵分為外環和內環,還有不同的方向,需要不斷的通過標志判斷路線。媽媽教我看圖,我我敷衍的表示看懂。就急匆匆的帶路,在轉五號線的時候就陰差陽錯地跑到了外環線了,要上車時我抬頭一看車廂上顯示的站名覺得不對,問過工作人員才知道我們應該做內環運行的地鐵,差點兒就坐錯了,不然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到家呢,這讓我明白以后再也不能馬虎做事了,開心玩兒的同時還讓我學會了乘坐地鐵的常識,我覺得很有收獲呢。
其實這個暑假還有特別多有趣的事呢,一天一夜也講不完??墒鞘罴亳R上就要結束了,我真舍不得啊,希望明年的暑假過的更有意義些吧。
■ 中學生作文選刊上海 ■
我的假期生活是豐富的!除了寫作業,幫媽媽做家務,讀書的時間,我還在哥哥的店里幫忙,有時當收銀員,有時去打掃衛生。假期時間,過得很快,真的是時間飛快,馬上要過年了,爸爸媽媽又要開始忙碌了。
我在過年的前十幾天,努力寫完作業,每天寫八個小時的作業,按照這樣的計劃,我在兩天內完成三本寒假作業。
我每天做一件好事,做在ppt上,幫助他人,快樂自己是我的宗旨。我在假期里幫助過撿垃圾的老爺爺;讓他人先上公交車,不擁擠;幫媽媽做家務。爸爸媽媽獎勵我去康巴什的二媽家,我高興地跳的三丈高呢!
在康巴什,大姨夫領我們去了博物館,這是我去的第四次了,我依舊很期待,我們去那里看了恐龍蛋,恐龍化石,恐龍的骨架??吹梦殷@心動魄的。我有時攙著媽媽的手,有時怕的一下子鉆到媽媽的懷中,還有時氣昂昂的跑到這個東西面前,其實心里脆弱的'在說:“好嚇人啊!”一個恐龍骨頭突然冒了出來,我嚇得大叫起來:“啊,媽媽咪呀!”大家一起笑了起來,我氣得臉都紅了,媽媽說:“你膽子小,就別去看那些你不敢看的東西。”我垂頭喪氣的回到大姨家,我又一次受到了媽媽的教導,下次不會這樣了。
在短短兩個月的假期里,我受到了啟示,收獲也不少,總而言之,這個假期我快樂的度過了!
■ 中學生作文選刊上海 ■
教學要求:
1、讓學生知道葉圣陶先生是怎樣修改作者的作文的,從中體會葉老修改《一張畫像》對作者的影響。
2、初讀課文,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這是一件什么時候的事。
3、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讓學生知道葉圣陶先生是怎樣修改作者的作文的,從中體會葉老修改《一張畫像》對作者的影響。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題目是——(學生齊讀課題《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二、檢查預習,初讀課文
1、課文我們已經預習過了,這是一篇狀物的文章嗎?(不是)對,這是一篇寫事的文章,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這是什么時候的事?
2、指名分節朗讀課文,要求:A、讀通課文,讀準字音。B、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
(1)讀后評議
(2)出示填空,討論填空
文章主要講了1963年,葉圣陶先生幫作者修改作文,以及在這一年暑假請作者去他家做客的事。
(板書:改作文做客)
(3)課文哪幾個小節寫的是葉老幫作者修改作文?
三、深讀課文
1、我們先來看第一小節(出示多媒體課件,打出第一節字幕)這一節講了兩層意思,(打出分層號)請同學們速讀第1節,用簡潔扼要的兩句話來概括層意。(“我”的作文獲獎了,老師告訴“我”是葉老幫“我”改的。)
2、葉圣陶先生是怎樣修改“我”的作文的呢?請同學們速讀課文。
3、今天老師帶來了修改稿的部分(出示課件),我們來看一看,議一議??戳巳~老的修改你有什么感想?(學生各抒己見)
4、作者當初剛看到這份修改稿時,有什么反應呢?(指名讀)
為什么會一下子愣住了呢?(因驚訝和激動,自以為寫得很好的作文,沒想到葉老竟改了那么多地方;更沒想到葉老會如此認真細致地修改一個中學生的作文。)
改了哪些地方呢?你能舉例來說說呢?
指導朗讀“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或直線、曲線?!?/p>
5、的確,文章中類似這樣的'修改很多,葉老都一絲不茍地進行了修改。我們的感受和作者的相比,誰的感受更多更深些呢?為什么?
“我真的受益匪淺,隔岸觀火和身臨其境畢竟不一樣。”
6、“我”到底得到了哪些好處呢?指名答出示重點句。
這不僅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種種毛病,也使我認識到文學事業的艱巨:不下大力氣,不一絲不茍,是難成大氣候的。
(1)“氣候”在字典里有這樣幾個解釋:
①氣象情況;
②比喻動向或情勢;
③比喻結果或成就。在這里句話里面,應該選哪一個解釋?
(2)這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
(這句話講了兩個方面的感受,一是看到自己作文的毛病,二是認識到做學問應該有的態度:嚴肅認真,一絲不茍。這兩個方面,第二個方面比第一個方面更進了一步,所以用了“不僅?也?”這樣的表達方法。)(板書:下大力氣一絲不茍)
(3)做文章,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都要十分投入,化大力氣,才能成功,否則一事無成。
(4)指導朗讀。
7、是啊,我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葉老不僅為“我”改了作文,還在“我”的作文后面寫了一則簡短的評語(板書:改評),指名讀(“這一篇作文寫的全是具體事實,從具體事實中透露出對王老師的敬愛。肖復興同學如果沒有在這幾件有關畫畫的事兒上深受感動,就不能寫得這樣親切自然?!?
如果說葉老認真細致的修改令“我”嘆服,讓“我”受益匪淺。那么,這則短短的評語,則——(學生接讀:"樹立起我寫作的信心。")
8、“那時,我才十五歲,一個毛頭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聲國內外文壇的大文學家的指點和鼓勵,內心的激動可想而知,漲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飛出的一只只鳥兒抖著翅膀?!保ǔ鍪菊n件)
(1)你認為這句話該怎樣讀?為什么這樣讀?
(“我”根本沒有想到葉老會如此認真地對“我”的作文進行指導,并給予很高的評價?!拔摇笔值伢@喜,十分地感動,并受到了巨大的鼓舞,或許由此產生了當作家的夢想。)
(2)指導朗讀。(個別讀、女生讀、男生讀、集體讀)
9、學生置疑。
四、總結
同學們的問題提得好,這就是我們下節課所要著重研究的。
五、作業
1、抄寫字詞。
2、朗讀課文。
■ 中學生作文選刊上海 ■
【教學意圖】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這篇課文以爬山虎為載體,表達了作者對葉圣陶先生的崇敬和懷念之情。文章感情真摯、語言含蓄,特別是文章結尾“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更是言雖盡而意未了,雖言盡而意無窮。對作者而言,他記錄的是自己的一段難忘的經歷,對讀者而言,他們讀到的應該是一個能觸動心弦的感人故事。
我在安排第一課的教學時,主要把與課題聯系較為緊密的部分作為重點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品析,從作者對爬山虎的描寫和見面情景的描述中,體會葉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質。因此,我把以讀促悟作為教學的重點,力求使學生通過多次朗讀,品悟課文語句里包裹著的豐富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平易近人”、“融洽”、“期待”等詞語。
2、讀懂含義深刻的句子,初步掌握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方法,并積累有關句子。
3、感受葉老先生真誠質樸、平易近人的為人,對待文學事業一絲不茍、嚴肅認真的態度和對祖國下一代的熱切關懷和希望。
【教學重點與難點】
讀懂含義深刻的句子,并初步掌握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提示課題
1、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會發生許多故事。有些事是令人終生難忘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與成長有關的故事。這個故事就發生在15歲的肖復興和大作家葉圣陶之間,還有那。(出示課題)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2、讀題:
這是一篇回憶往事的文章,所以讀題目時應該慢一點,意味深長點。
(再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學習生字詞
1、簡單交流預習方法:
師:為了學好這篇課文,老師課前讓大家根據預習目標學習了課文,大家完成得怎樣?
出示預習目標:
⑴ 自學生字,讀準字音。
⑵ 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寫了哪幾件事。
⑶ 查找資料,了解人物有關的信息。
2、檢查生字詞的讀音:
好,下面老師就先來檢查一下你們的預習情況。出示生字詞:
推薦 親切平和 平易近人 融洽 黃昏
余暉 蘊含 搖曳 真誠質樸 堪稱楷模
3、抽查個別詞語的意思,并引導用詞說話。
對于上面的詞語你有什么問題嗎?誰來幫助他?
4、讓我們帶著這些生字字詞仔細讀讀課文,好好想一想課文到底寫了哪些內容呢?
5、交流討論、理清文章內容。
課文講了哪些內容?板書:
修改作文 邀請做客
三、精讀課文,品詞析句
(學習課文6~9自然段。)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并找出描寫爬山虎的句子。
2、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一讀,并在小組內交流喜歡的原因。
3、出示《爬山虎的腳》中描寫葉子的句子,進行比較為什么在作者眼中是那么不同?
請大家再仔細讀第6~9自然段,你能找出原因嗎?
(預設2:我們再來讀讀6~9自然段,看一看葉圣陶老先生是怎樣接待作者的?)
4、出示:
⑴ 大作家居然要見一個初中生,我感到意外。
⑵ 像見大人一樣同我握手。
⑶ 把我當作大人,一個他的老朋友。
5、交流自已對葉圣陶了解情況:
(課件再出示葉圣陶的簡介。)
正像同學們所說的,葉圣陶先生是一位在國內外久負盛名的大文學家,是中國文壇上的一顆巨星。這樣一位大文學家居然要見一個初中生的你,還像見大人一樣同你握手,把你當成老朋友,你有什么感受呀?
請你大膽地想像一下,他當時是怎樣想的?
6、是呀,對于只是一名初中生的小作者來說怎能不意外,怎能不欣喜,讀──(剛進里院──閃爍著迷離的光點。)
(齊讀。)
7、(出示節選自作者原作中片段)讓學生讀一讀,你體會到什么?
體會朗讀“他親切中──以至不知黃昏到來?!?/p>
8、學到這里你覺得葉圣陶老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
9、小結:
同學們,面對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文學大師,面對這樣親切的話語,面對這樣熱切的期待,我那小小的心能不感動嗎?能不融化嗎?能不像在落日余輝溫暖下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一樣充滿了生機,充滿了信心和希望嗎?
指導再讀“落日的余──生氣”。
四、總結
體會作家就是這樣做的,請你談談作者該怎么做?
五、質疑問難,設置懸念
1、“修改作文”與爬山虎有怎樣的關系?
2、作者為什么說“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
我們將在下一節課學習。
■ 中學生作文選刊上海 ■
學習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推薦、眼簾、刪掉、規范、燥熱、融洽、黃昏、客廳、莫名其妙”等詞語。
2、能聯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3、感受葉老的認真、質樸,懂得學作文應先學作人。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培養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重、難點:
聯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課前準備:
1、搜集葉圣陶和肖復興的資料。
2、推薦閱讀《爬山虎的腳》生字生詞卡片。生字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生交流搜集的有關葉圣陶和肖復興的.資料。
2、兩位作家之間究竟發生了什么事呢?讓我們通過讀課文來了解。
3、板書課題: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4、看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二、試讀課文,自學生宇新詞
1、自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順的句子多讀幾遍。
2、指名分段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
教師相機出示卡片,正音鞏固生字、新詞,引導學生結合積累,運用多種方法記住字形。
推薦眼簾刪掉規范燥熱融洽
黃昏客廳余暉蘊含搖曳莫名其妙
3、匯報交流自學情況。讀詞語和生字卡片。
4、重點指導書寫:篇、翻、糊,幾部分要寫緊湊(課件演示)。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
2、組織朗讀比賽,要讀得正確、流利。
第二課時
四、精讀課文,突出重點
1、讀讀、想想、畫畫。
邊默讀邊想邊畫:葉老是怎樣批改“我”的作文的?我有何感受?
2、讀讀、說說。
(1)分組讀讀各自所畫的句子,說說從這些語句中可以品味出葉老是個怎樣的人。
(2)指名匯報,教師相機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體會葉老的認真、平和及溫暖(做人與作文)。
(3)指導朗讀:表達出對葉老的崇敬之情讀書。
3、議議、記記。
(1)分組議議:通過看葉老為“我”批改作文,參照課后的批改稿,聯系個人實踐總結今后寫作文、改作文的方法。
(2)全班交流修改作文的方法。自己動筆在筆記本上記方法。
五、深讀課文,突破難點
1、通過比較,體會內涵。
將直接描寫爬山虎的句子畫出來讀一讀。引導學生抓住兩個語句中的不同點進行對比,體會描寫爬山虎是為了表達“我”當時的心情。
2、感悟詞句,升華感情。
抓住“綠”字結合上下文來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使學生感悟出作者對葉老的感情。相機指導朗讀進行評價。
3、積累語句,豐富語言。
把描寫爬山虎的語句抄在積累本上。朗讀、背誦這些語句。
六、通讀課文,回歸整體
通讀課文,思考:課文為什么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為題,解決揭示課題時的疑問。
七、布置綜合性學習
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道路中都會遇到一些良師益友。失敗時他們會激勵我們要振作,重新再來;成功時他們會勸慰我們要謙遜,成績只代表過去。想一想他(她)給我們的幫助,寫下來,并用學到的修改作文的方法進行修改,最后把文章送給他(她),以表達自己的謝意。
■ 中學生作文選刊上海 ■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生字:篇、薦、刪、匪、沫、雅、訣、顛、洽、蘊、堪、楷。
2.新詞:推薦、規范、受益非淺、隔岸觀火、一絲不茍、身臨其境、蜚聲文壇、堪稱楷模。
3.重點句:
(1)這不僅使我看到了自己作文的種種毛病,也使我認識到文學事業的艱巨:不下大力氣,不一絲不茍,是難成大氣候的。
(2)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這樣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這么寫的
(二)能力訓練點
1.通過讀課文、抓重點句段、體會葉圣陶先生認真、質樸的,以及對學問一絲不茍的好習慣。
2.理解課文內容,歸納中心思想。
3.從葉圣陶先生對《一張畫像》的修改中,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
(三)德育滲透點
作者通過描寫葉老先生院子里的爬山虎,暗指給作者以深刻印象的葉圣陶先生,表現了作者對這位人生導師的崇敬和懷念。
二、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放方法
本文的重點是從本文作者的切身感受中體會認真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教師要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內容和生活實際來理解,使他們懂得不下苦功夫,不認真是寫不好作文的;同時啟發學生聯系到其他事情,無論學什么,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十分投入,下大力氣,才能成功,否則一事無成。
三、課時安排
兩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1.用筆勾畫出課文中的語句,聯系課文,加深理解。
2.組織交流、理解課文脈絡,練習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3.理解課文內容、歸納中心思想。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郎讀課文。
5.質疑問難。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用“受益非淺”、“身臨其境”造句。
2.通過閱讀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能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整體感知
通過閱讀這篇課文,給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你最喜歡哪一部分內容?為什么?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1)指讀課文、正音解詞。
生字中“刪”是翹舌音、“篇”、“刪”、“顛”、“蘊”、“堪”都是前鼻音,要注意讀準,“沫”和“味”字形相近,注意區別,右半部是“末”,不是“未”,不要寫錯?!八]”字下半部是“存”,不要錯寫成“在”?!霸E”與“決”字形、字義都不同,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分辨和正確使用。
理解詞語
推薦:推舉,介紹。
規范:標準,典范。
受益非淺:受益不淺。
隔岸觀火:形容與自己關系不大,采取旁觀態度。
一絲不茍:一點也不馬虎,形容非常認真。
身臨其境:自己親身經歷。
蜚聲文壇:在文壇上很有名氣。蜚聲,揚名,很有名望,文壇,指文藝界。
堪稱楷模:可以稱得上模范??埃梢?,能夠,足以。
(2)交流預習后的初步感受
(3)學生質疑問難
2.揭示課題,學生自悟。
(1)導入語。
我們學習過《爬山虎的腳》一課的作者是誰?(葉圣陶)今天我們學習第9課《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中寫到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這一課的作者是誰呢?
(2)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從課文中能看出來嗎?(是肖復興,從葉圣陶先生對作文的評語可以看出來。)
(3)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什么事?
(主要是講葉圣陶先生修改肖復興的作文,還請肖復興到他家做客。)葉圣陶是我國著名的作家、教育家。你們讀過他寫的哪些文章?
(如《記金華的雙龍洞》《爬山虎的腳》,讓學生自由背誦,教師酌情表揚鼓勵。)
(4)討論分段。
課文可分為哪兩個部分?
(從開頭到“那是只有那種年齡的孩子才會擁有的心思”是第一部分,講葉圣陶先生為“我”修改作文;后面是第二部分,講“我”在葉圣陶先生家里做客。)
第一段(1—4自然段)講葉圣陶給“我”修改作文。
第二段(5—10自然段)講到葉圣陶先生家做客。
第三段(11自然段)講這件事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布置作業
1.看一看這篇課文中的生字,想一想怎樣記住這些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從葉圣陶先生修改中學生作文這件事中受到啟發,培養一絲不茍地認真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
2.從葉圣陶先生對《一張畫像》的修改中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
(二)教師點撥、突破難點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說說你最喜歡本文中的哪一部分內容?為什么?
2.要求學生自由讀課文,同時在書上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請些學生讀讀畫出的句子,教師選擇特別重要的,提醒大家都做上記號。)
3.提出自學要求,學生自學課文第一部分,想一想葉圣陶先生是怎樣修改《一張畫像》這篇作文的。
4.學生按要求自學,討論:課文中是怎樣講葉圣陶先生修改作文的?(先讓學生把有關的內容讀一讀,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是怎么改的,這樣改好在哪里?)
(葉圣陶先生修改的非常認真,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鉤或直線、曲線,注意用字的準確性,句子的規范化。)
5.作者翻到那篇作文,為什么一下子愣住了?
(一是作者自以為作文寫得不錯,沒料到自己的作文存在很多毛病;二是作者沒料到蜚聲國內文壇的大文學家竟會如此認真修改一個小毛頭的作品;三是作者沒料到葉老這樣認真。)
6.作者從修改中認識到了什么?
(作者不僅看到自己作文的種種毛病,也認識到文學事業的艱巨,不下大力氣,不一絲不茍,是難成大氣候的。)
7.貼出用大字抄寫的部分修改稿。
(1)學生組成四人小組,進行學習討論。
(2)集體討論交流、鼓勵學生自由發言,說出自己的意見和自己的體會、著重引導體會以下幾處修改。
①“可卻”用詞重復,所以刪去“卻”字。
②“口里還不住地吶喊”,不真實。因為畫面上是不會吶喊出聲音來的,改為“從口里還吐出幾個字”來就和畫面一致了。
③“還不停地給他講著”,不大符合上課時的實際情況。將“不停地”改為“悄悄地”就準確了。
④“原來拿畫的正是王老師”表達不準確,因為王老師不可能單單拿那張畫,拿的只能是那本畫著畫的課本,所以把“畫”改為“幾何課本”
⑤刪去重復啰嗦的詞句,使語言簡潔明了。
8.看了葉老先生修改,我們很受啟發。肖復興也很受啟發。比較一下,是我們的感受深,還是肖復興的感受深?(是肖復興的感受深)這是什么原因呢?能找得到嗎?(找出“我真的從中受益非淺,隔岸觀火和身臨其境畢竟不一樣?!弊x一讀。)這句話你們懂嗎?(教師析書“受益非淺”,受到教育非常深刻?!案舭队^火”,比喻看別人的事情,與自己關系不大?!吧砼R其境”是親自經歷那個事情的意思,再讓學生連起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因為葉圣陶先生修改的別人的文章,正是“我”自己的文章,所以受到的教育特別深刻。)
9.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
(1)指名朗讀課文思考:見面后,葉老先生給作者又是什么印象?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
(平易近人,從葉老讓孫女葉小沫在門口迎接,要作者到他家做客,葉老在門口等候、握手、親切的交談可以看出。)
(2)勾畫出課文中幾次與葉老的'談話和談話的內容。
(共三次。第一次說:“這樣好!愛好文學的人不要只讀文科的書,一定要多讀理科的書”第二次說:“我們中國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歷史,搞文學的不搞清我們的歷史更不行?!钡谌握f:“是的,那是前幾年寫的呢!”)
(3)請同學們談談對葉老的三次說話的內容的理解。
(第一次,告訴作者愛好文學的人要知識淵博。
第二次,告訴作者愛好文學的人要學好歷史。
第三次,告訴作者寫作要真實、要能反映現實的生活。)
(4)聯系課文內容,說說對下面句子的理解。
①“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這樣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這么寫的。(這句話的意思是,“我”通過這件事知道了,做一個作家應該有葉圣陶先生這樣的人品,像他那樣真誠質樸、平易近人。寫文章也應該像葉圣陶先生那樣,一絲不茍,嚴肅認真,寫出自己的真實感情,因為當時肖復興才15歲,還是個孩子,他對問題的認識還不可能很清楚,所以課文中說是“好像知道了”“模模糊糊懂得了”這樣講是恰如其分的。)
②“在我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意思是葉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親切教誨一直留在自己的腦海里。)
10.朗讀全文。
(三)總結、擴展
1.教師簡單小結、深化認識。
葉圣陶先生為肖復興修改作文這件事,對肖復興的成長影響很大,后來肖復興成了著名的作家,寫了許多好文章。《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寫于1992年,離1968年20多年了,還寫得那么具體形象,就像剛剛發生的事情一樣,這也說明了這件事給作者留下的印象太深了。
2.讀全文,說說學完這篇課文的體會。
(四)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習題。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3.作業。
(1)讀拼音,寫詞語:
(2)在括號里選擇正確的字:
推(薦,存)融(洽,?。ㄉ?,身)臨其境典(型,形)
(3)作業答案
①顛倒 融洽 典雅 刪掉 身臨其境 縮短
②推薦 融洽 身臨其境 典型
■ 中學生作文選刊上海 ■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①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聯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詞的意思。
②從葉圣陶先生對《一幅畫像》的修改中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
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④學習結合上文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
⑤理解文章記敘事情的思路,學習簡單的記敘、描寫、議論的方法。
2.情感、態度、價值觀:
①從葉圣陶先生修改文章的事件中受到啟發,培養一絲不茍地認真修改自己習慣。
②感受和理解葉圣陶先生平易近人、真誠寬厚的人格魅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聯系舊課,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①回憶課文《爬山虎的腳》。簡介課文作者及主要內容。
②板書課題,齊讀,簡介作者。
③說明本文與葉圣陶先生的關系及寫作背景。
2.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自己讀課文。
①讀后談收獲。
②引導學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板書:修改文章,請我做客,給我印象)
③理清課文寫作思路,指導劃分段落。
3.默讀課文,要求:
① 劃出生字新新。
② 在不明白的地方旁邊做上標記。
4.學習生字新詞。
①多媒體課件出示生字詞,自由拼讀。
②學生說出記憶生字的方法。
③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④教師總結理解詞語的幾種常用方法。
⑤集體朗讀生字新詞。
⑥學習小組交流:讀課文后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6.各學習小組匯報,教師概括共性的問題。
7.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1.簡單復習第一節課的教學內容。
2.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研讀感悟課文。
①簡介文章寫作特點:記敘為主,夾敘夾議。
②輕聲讀課文,劃出寫作者議論、感受的語句,標上記號。
③匯報歸納出五處寫作者感受的地方。
④小組研讀課文中寫作者感受的語句,理解這是作者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感受?你是怎樣理解其中意思的?
3.學生圍繞感受產生的原因、感受的意思,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習實際進行匯報。
4.在學生匯報的同時,出示多媒體課件,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和對話,進行朗讀和說話的訓練。
5.朗讀課文有關描寫爬山虎的句子,體會其作用,理解課文題目的`含義。
6.人物評價:
①本文給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誰?
②說話練習:葉圣陶先生是一個_______________的人。(結合課文說出所填詞語的原因)
7.語文活動:
肖復興同學作文北京市少年兒童征文比賽中獲獎,后來文章又由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假如你是少年廣播電臺的記者,你去采訪肖復興同學,會問他一些什么問題呢?(可以從獲獎前后經過及原因等方面來設計提問。)
①學生自主設計問題,然后分學習小組交流。
②小組模擬采訪活動。
③讓學生到講臺前進行模擬采訪活動。
8.作業布置:
①仿照課文肖復興說的“不下苦功夫,不一絲不茍,是難成大氣候的?!边@句話定一句勵志的話,署名為:未來**家。
②以肖復興同學的名義給葉圣陶先生寫一封信,感謝他幫助自己修改作文并邀請自己到他家作客。
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葉圣陶)
修改文章 一絲不茍(改、斷、刪、增)作品
請我做客 平易近人人品
給我印象 堪稱楷模
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反思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第二篇文章,屬于回憶文的體裁。
上課伊始,以肖復興的一段話導入,引出一個偶然的故事。然后直接導出,課文一共講了兩件事,說說分別是什么。學生在預習中已經了解,所以能夠迅速找到,但是概括語言不夠簡練。接下來,通過事情聯系感受,畫出“我”在這兩件事情發生后的感受。學生匯報后,任選一件事情讀一讀,哪些詞句讓你的心頭有暖暖的感覺,圈畫下來。
學生匯報第3段,找到密密麻麻,鏈接課后修改后的作文,體會第六段中心句。學生匯報第五段,體會中心句。教師講述課外資料,學生體會中心句。
此時出現本文的學習方法,通過事情,借助資料,體會感受。然后利用這種方法學習第二件事情。學生匯報第九段,抓住“融洽”“融化”來學習體會葉老先生的平易近人,以及作者自身的感動。最后齊讀第九段,第十段。出入有關葉圣陶老先生的資料,體會感受。
整體分析后,要關注事情是怎么來寫的,它和感受之間有什么順序。學生在這里似乎沒有明白問題,所以反映并沒有那么快。其實就是想滲透寫作手法:事情在前,感受在中;事情在前,感受在后;感受在前,事情在后。
最后,質疑題目,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在文中出現了幾次?學生匯報3次。一起來看這三處,你有什么想說的嗎?學生在這里出現了問題。教師引導,結合事情和作者的感受來看,你有什么想說的嗎?其實,課后我覺得在開始提問題時就可以這么提。學生匯報感受,再次理解課文,理解題目?!澳恰弊钟惺裁醋饔??與這相對,告訴了我們這是一篇回憶文。出示并介紹這篇文章的副標題,升華主題。
接下來,引出同類寫法的畢淑敏的《對我最重要的人》,通過事情,體會感受。進行了好書推薦。然后我利用時間,讓學生進行了小練筆,寫一寫對你影響最深刻的人或事。
把學習方法和寫作方法用一節課來講解,對老師來說有難度,但是對學生來說卻是受益匪淺。把學到的方法立刻運用到寫作中,學生們才能學以致用。
■ 中學生作文選刊上海 ■
我喜歡閱讀,每天漫游在書海中,我喜歡看溫馨感人的小說,也喜愛看驚悚刺激的小說,而且看完書總是讓人心情特別好。
最近我看了一本小說,述說一個聽障小女孩和一只小狗的故事,小女孩本身有聽障,所以必須戴助聽器才能聽見我們所說的話,因為他就讀的小學附近有許多野狗,因此學校派捕狗大隊來捉狗,并維護學生的安全,但是有一天被小女孩發現花園后方有一只黑色的野狗,因為小女孩跟他很投緣,并每節下課帶食物給她吃,之后過了幾天的相處,小女孩和狗兒成了好朋友,不幸的是捕狗大對發現了野狗并把它抓走,小女孩回家找媽媽,因為全家人同意,所以他去收容所領養它,家里又多了一份子,所以每天又充滿了歡笑聲??赐赀@一本書,我不禁留下了眼眼淚,因為很感動,讓人不能不流下眼淚。
我覺得閱讀的好處非常多,他不但打開一扇通往古今中外的門,讓你就自己的時間,你自己的步調在里面漫游,它同時可以刺激大腦的神經發展,讓大腦不會退化。閱讀另一個好處是增加個體遭受到挫折的能力,減少心理上因無知而造成的恐懼癥,因為閱讀書籍會讓人的心舒緩下來,所以面對到挫折時,是一個非常好解決的問題。如果我們更加運用閱讀的能力,說不定將來我們國家會有許多的人才喔!
■ 中學生作文選刊上海 ■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給我帶來了很多樂趣。書,讓我快樂的成長。書,在我不知道該怎樣面對困難時,教我怎么樣去勇敢的面對。
其實,我以前挺討厭看《今天我是升旗手》這本書的。因為我看到頁數多的,就會覺得煩,看不下去??墒且淮闻既坏奈缧輽C會,順手拿了這本書,看了幾頁,便被書中的故事情節,書中的人物所深深的吸引。便認認真真的看完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是黃蓓佳,主人公肖曉是一個樂于助人,拾金不昧,勇敢有上進心的“副班長”。在六年級學生肖曉的心里,能當上一名出色的升旗手,在星期一早晨在學校里升國旗是至高無上的榮譽。這就是他一直以來的愿望。
但愿望總得不到實現。第一次升旗被林茜茜取代了,因為有領導要來檢查,校長要換一個學習尖子,肖曉失望極了。然而他并沒有放棄。一直在努力,在公園里抓住了偷金絲猴的農民。她騎自行車去給同學送飯。他想辦法在班級里湊到足夠的錢,幫躺在醫院里的林茜茜治病。他用旅游鞋換取了小狗---孩孩……好多好事。他的精神得到了班級同學的贊同。終于在他快畢業的時候,親手升起了國旗。
就這樣簡簡單單的一本書,使我愛上了閱讀。然而,在生活中我要學習肖曉這種助人為樂,永不放棄,知錯就改的精神。我們的愿望都比如當老師,演員,書法家,畫家……而肖曉的愿望只是當一名升旗手。說明了他做一件事就要堅持到底,絕不半途而廢。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解除了我心中的“攔路虎”。讀書提高了我的作文水平,給我帶來了樂趣,讓我從書中感受到溫暖。
-
小學作文網小編為您推薦中學生作文選刊上海專題,歡迎訪問:中學生作文選刊上海
